2025年初夏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迎来了28圈下载自己的十周岁生日,这项起源于2015年的赛事,从最初仅有几百人参与的尝试性比赛,已发展成为覆盖全国、年度参赛人数过万的大型赛事体系,十年来,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击剑运动的普及与发展,28圈官网更承载了无数击剑爱好者的梦想与荣光。
2015年,中国击剑运动正处于专业与业余的断层期,专业选手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,而大众击剑却缺乏高质量赛事平台,首届击剑俱乐部联赛应运而生,仅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三地举办分站赛,总决赛参赛人数不足500人。
联赛创始人张健回忆道:“当初我们只有一个简单想法——让更多喜爱击剑的人有机会踏上正式比赛的剑道,没想到十年后,联赛能够成长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群众性击剑赛事。”
联赛已扩展至全国20多个城市,设立U8、U10、U12、U14、U16、U19和公开组等多个组别,涵盖花剑、重剑、佩剑全部剑种,2024赛季,联赛参赛总人次突破1.5万,创下历史新高。
26岁的李梦瑶现在是上海一家击剑俱乐部的教练,十年前她第一次参加联赛时还是名高中生。“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正式比赛,紧张得手都在抖,如今我已经参加了整整十年联赛,从参赛者变成了教练,带着自己的学生来体验这个舞台。”
像李梦瑶这样与联赛共同成长的故事不胜枚举,北京选手张昊天在2015年首届联赛中获得U14组重剑冠军,如今已成为国家击剑队成员。“联赛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,那里有我最美好的回忆,每次回国,只要时间允许,我都会去联赛现场看看。”
联赛不仅是青少年选手成长的摇篮,也为成年爱好者提供了持续参与击剑运动的平台,45岁的企业高管王建军已经连续参加八届联赛公开组比赛。“击剑是我工作之外的精神寄托,联赛让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也能体验竞技体育的魅力,十年间我在这里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剑友。”
十年间,联赛在赛事组织、技术装备和赛事体验方面不断升级,2023年,联赛引入了电子裁判系统和实时数据统计技术,让比赛更加公正、直观,2024年,联赛还推出了专属手机应用,选手和观众可以实时查看赛程、成绩和技术统计。
“科技改变了击剑比赛的观看体验。”联赛技术总监陈涛表示,“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多角度慢镜头回放、数据可视化分析,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比赛中的战术运用和技术细节。”
联赛的转播水平也大幅提升,从最初的简单录像到现在的多机位高清直播,联赛赛事通过网络平台吸引了大量观众,2024年总决赛线上观看人次突破百万,创造了群众性击剑赛事的新纪录。
十年来,联赛不仅是一项赛事,更成为推广击剑文化的重要平台,每年联赛期间,组委会都会组织击剑体验活动、技术讲座和明星选手见面会,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这项运动。
“击剑教会我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面对挑战的勇气和冷静思考的能力。”14岁的小选手刘思琦说,她从8岁开始参加联赛,如今已是同年龄组的佼佼者。
联赛的成功也带动了击剑产业的发展,据中国击剑协会统计,过去十年间,全国击剑俱乐部数量从不足百家增长到超过600家,参与击剑培训的青少年人数增长了近十倍。
站在十周年的节点上,联赛组织者已经开始规划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蓝图,2025赛季,联赛将首次设立海外分站赛,邀请来自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俱乐部参赛,进一步提升赛事的国际影响力。
联赛还将加强与校园击剑的合作,推动击剑运动进入更多中小学的体育课程。“我们希望未来十年,击剑能够成为更多青少年的日常体育选择,而联赛将继续为所有击剑爱好者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。”联赛组委会主席王颖表示。
十年磨一剑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用十年时间,打造了一个属于所有击剑爱好者的梦想舞台,从这里走出的不仅是优秀的运动员,更是无数热爱运动、勇于挑战的普通人,下一个十年,这项赛事将继续与中国击剑运动共同成长,书写新的辉煌篇章。